一、實驗室建設或改造項目的關鍵因素
成功的實驗室建設和改造具有一定的共性,包括選擇適當的參與人,保持參與人員的連續性,具備一套清晰、詳細而周全的流程,以及相關人員具有與該事務相關的廣博知識,總結起來有以下四個關鍵因素。
實驗室地板用什么好?
(一)專業實用的設計
1.專業的設計者
專業的設計者應該是在實驗室的成功設計和建設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的專家。這是成功設計的基礎。一般設計師往往只具有普通辦公建筑、民用建筑的設計知識和經驗,很少涉足實驗室領域;而了解實驗室功能的通常是一些實驗室臺、通風柜的設計者,而他們并不了解建筑設計的知識,因此他們畫出的設計圖,施工方看不懂。鑒于上述情況,應該組成一個設計協作組,把建筑設計者和實驗室功能設計者組織起來,共同協作,才能圓滿地完成設計。
2.不可忽視的初步設計
初步設計相對來說指導施工意義不大,僅對招投標公平,但在設計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該階段是對設計方案及整體結構確定的階段;在國外初步設計在整個設計時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等到方案成熟之后,才進入施工設計分階段,而在我國因為各種原因的限制程序卻是相反的,所以在設計中容易反復,會出現很多問題。
3.設計與施工的關系
設計與施工是相輔相成的,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施工成本和施工的難易程度;同時,施工又反作用于設計,如果施工上不可行,將會否定這個設計方案,相反,將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會使得設計更為完善。施工設計是對初步設計的細化,對基礎數據完整的采集,如果中間環節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影響設計質量。設計是施工的指導,施工也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設計。設計與施工的關系具體如下:
(1)設計決定了施工的具體內容、模式、方向。
(2)設計只是用它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工程實體,而施工是完成實體的具體過程。
(3)施工的客觀技術條件約束設計。
(4)施工的主觀能動性影響設計的結果實現。
(二)詳盡實用的流程說明
從開展項目的前設計到后建設階段,應該有一個闡述清晰的流程說明文件。這一環節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忽視。作為實驗室的使用方代表,可以通過審閱這個流程說明了解一些關鍵控制點的實施過程,提前發現問題,避免較大疏漏,同時還可以作為施工過程中間控制的依據。
這個流程說明有別于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可以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施工組織設計文件是一個項目的招投標活動中實驗室取舍投標單位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中標后組織施工的基本指南。
該流程說明應該涵蓋整個過程的每一步驟中各有關方應該關注的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各方之間必須進行的溝通;應該是一份實驗室的使用者可以看懂的文件;應該由實驗室代表組織專業人士(如設計者、監理、施工方等實驗室方認為合適的人選)來編制,編制人必須能夠自始至終參與整個項目、了解相關專業、對實驗室的設計和建設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做好這個流程說明,可以明確關鍵點、各工序合理進場時間以及相互配合,同時還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材料進場時間安排。這一流程說明相當于實際工程的紙上演練,應該由各方認真研究討論,這樣做可以將一些問題提前解決,并能大大提高工程效率。
(三)盡職盡責的項目經理
項目經理是施工總包的代表,他必須給予客戶高度信任,并自始至終參與整個項目,他所肩負的責任就是領導現場所有施工隊伍準時、優質地完成全部工作。項目經理是項目計劃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是項目的組織者、協調者、溝通者,處于整個項目的中心位置,要溝通和協調各方關系,及時解決各種矛盾,事先發現問題隱患并及時排除.保證項目的全面實施需要獲得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并合理地分配項目任務,使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四)良好的溝通協作
在整個過程中,所有參與者要保持協調一致,同時與權威機構保持良好的溝通。如實驗室代表必須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如實向實驗室的領導匯報,充分了解領導的意圖,并予以貫徹實施;實驗室代表必須與實驗室領導以及分管領導保持溝通,及時將需求通知實驗室代表、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并能確保實驗室需求付諸實現。
二、實驗室建設或改造項目的關鍵環節
任何一個現代化實驗室的建設或改造,都離不開設計和施工兩大環節。專業化的設計是施工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完善的施工才能把設計藍圖付諸實現。其中有環節無數.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場地的選擇及配置
首先是實驗室所在場地的挑選:
(1)在建的建筑物;
(2)土建完工,未有人員進駐過的建筑物;
(3)使用多年地點、格局均符合設立條件的舊建筑物。
場地決定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配置設計,通常可分為:
(l)全面性配置設計。其先決條件是經費充足,場地空間寬敞。滿足這個先決條件就可規劃出依性質、類別不同的實驗室,如有研發室、精密儀器室、藥品室、高溫加熱室、前處理室、化學實驗室、樣品室等。這適用于大型實驗室。
(2)選擇性配置設計。因經費及場地的考慮,無法將全面性設計納入,因此只能選擇適用的產品,功能加以濃縮規劃。這適用于中小型實驗室。
以上因素都確定后,一份實驗室設計平面圖及規劃內容即可繪出。
(二)影響施工品質的因素
接著就是考慮日后影響施工品質的三大因素:進排水管施工方式;實驗室總用電量、分配方式和接地裝置;通風系統的設計。
1.進排水管施工方式
(l)對于在建的建筑物,需提供設計平面圖給建筑師,再依照設計圖面所標示位置、距離尺寸,以暗管或吊管方式預留納入建筑物本體施工。
(2)對于已完工未進駐或使用多年變更為實驗室的場地,因這兩種建筑物之前并不是實驗室用途設計,本身進排水管大多不符合使用要求,因此需找到進排水之來源,以明管或吊管方式施工。
2.實驗室總用電量、分配方式和接地裝置
(1)在建的建筑物:按設計平面圖設立電源總開關箱適當位置,再輸送至每間實驗室。
(2)已完工未進駐或使用多年變更為實驗室的場地:先找出既有的電源總開關加以評估電力是否足夠。如有不足,增加容量。再加以整修或隔間,施工期間以暗管或明管施工。
如何預估總電量呢?首先必須請使用者提供各項儀器、設備的用電量,如安培數、瓦特數的大小,來設計回路的多寡。
(3)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的單獨接地裝置:實驗室大型分析測試儀器、設備,尤其是類似ICP光譜儀,必須有專門的接地地線,可以起到保護操作者人身和設備安全,屏蔽外界磁場對儀器的干擾,穩定儀器的電器零點。必須事先預留接地線的管路。
3.通風系統
通風系統設計中排氣設備風管的路線、風機電機排氣量的計算是影響以后通風系統使用的重要環節,需特別注意:
(l)對于在建的建筑物,將可規劃風管的路線提供給建筑師。討論設立管道井或以預留洞方式事先預留。
(2)對于已完工未進駐或使用多年變更為實驗室的場地,先確認建筑物本身有無管道井的設計,如有可接至管道井。反之,可依現場距離及地形找出理想的排氣管線的路徑。再確認控制方式、計算風機排氣量及風速。
|